这位华裔妈妈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
如果不是有了儿子Rainey,如果不是儿子在上海上了幼儿园,Lenora大概不会写这样一本书。
一个美国男孩在一所中国学校的经历,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的各种冲击和碰撞,还有背后的思考与调研,是否能够指导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和我们孩子这一代的年轻人们去迎接属于他们的未来挑战,应对那场最终要直面的全球竞争呢?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支持我读完这本书的动力。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Lenora Chu其人:
Lenora是美国出生的华裔,先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经给财经杂志写稿,就职于咨询公司,她的文章见诸于各大知名报纸,广播和杂志。
这本书其实也是作者自己对自己内心教育焦虑的疗愈,是一个华裔美国妈妈的眼中的当代中国教育,更难得的是这个妈妈还是一个记者和作家。
她自己就在中美文化差异中长大,也在华裔父母中式的教育理念和美国大环境中的差别中成长起来,有着自己成长中华裔孩子要经受的痛苦,还有成年后和父母的和解。
水土不服:当华裔妈妈遇到上海公立幼儿园
抱着养育双语儿童的心愿和被上海学生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高分的震惊,以及自然而来的对上海教育的好奇,Lenora和丈夫决定让大儿子Rainey去上海的公立幼儿园。
但愿景是美的,冲击也是现实存在的,字里行间中满是作者的震惊、不适应,以及在家里的负隅顽抗和自我安慰,因为这和她熟悉的美国教育是那么的不一样。
要不要强制孩子吃鸡蛋?
当Lenora向老师提出抗议,如果孩子不想吃的话,不要强制孩子吃鸡蛋时:
她告诉老师:在美国我们不会强制孩子吃不想吃的东西。
老师反问:那你们用什么方法?
Lenora:我们会解释,鸡蛋很有营养...
老师:有用吗?
Lenora: 没用...不是总管用...
老师:我们觉得鸡蛋很有营养,孩子们必须吃鸡蛋...
哇,多么勇敢的美国人,你竟然敢跟老师谈这个,你们要有麻烦了。
Lenora认为,这背后反映了受孔子思想和24孝影响数千年的中国人,认为尊敬师长是理所应当的,所以老师出于为你好的目的让你吃鸡蛋,你就得吃,完全没有什么好辩驳的,中国父母会认为是对自己的孩子认真负责,Lenora才意识到自己越界了,因为陈老师直接走开了,拒绝了继续和Lenora辩论。
第二天老师主动找Lenora谈话了,谈话内容让Lenora意识到她被老师指责了。
Lenora认为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只是对老师的一个小请求,并非苛责或不满,但陈老师的反应表明Lenora提出这个请求是对老师权威的冒犯和对老师工作的不支持。这一点,又让美国人一直诟病中国学校培养服从的机器人的担心浮上水面。
Lenora心里那些西方育儿观念“不要强迫儿童吃不喜欢的食物,不要让吃饭变成孩子的焦虑,食物是用来享受的等等”,统统是行不通的,因为她用这些从来都没有能够让Rainey在家里吃过鸡蛋,而现在她用动画片来贿赂Rainey竟然让他在家里吃了鸡蛋,这个也是犯了不要贿赂孩子吃饭的大忌。
于是,Lenora思考,只要结果(吃鸡蛋)是好的就行了吗?不用在乎使用什么方式(动画片贿赂或者强迫喂食)吗?似乎这也是我们养育孩子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吧。
从Rainey在幼儿园被强迫喂鸡蛋开始,Lenora了解到幼儿园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是要全家参与的(至少要有一个全职的家长那么多的精力),没事不要瞎质疑老师,家长微信群里要第一时间响应老师的号召,甚至不惜潜规则美国代购包包偷偷送老师,不要试图破坏规则。还有,在中国第二名是不会被表扬和重视的。
老师是幼儿园的绝对权威
她有这样的担心: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取得优秀学业成绩的同时会不会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力缺失,服从权威,没有批判性思维和领导力的只会回答问题机器人呢?
于是Lenora亲自上阵,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开始了一场深入详细的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她亲自深入到另外一所幼儿园去随堂观摩做调查研究,只为能够亲眼所见中国的幼儿园的真实样子,去推测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到底是怎么度过的。
于是,她亲眼看到了:什么叫做老师是幼儿园的绝对权威,坐好不要动的喊声不绝于耳,必须睡觉,总是要排成一条队上厕所,只能在固定时间喝水,吃午饭不能说话,不能自由地表达艺术上的诉求:比如所有孩子画的孔雀尾巴的角度都是一样的,“你不听话,你妈妈就不来接你了”的威胁式维持秩序方法等等。
她认为这背后反映出:中国人注重效率,想一举多得,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幼儿园里的师生关系,因为这种老师绝对权威,学生无限服从的方式是最有效率的,而这跟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没有教会组织去练习服从权威也有关系。
Lenora和丈夫Rob发起了一次家长与老师的对话,质疑上述的种种,结果被老师堵得哑口无言,老师说:“我们是中国学校,不是国际学校,你们选择把孩子送过来,就要认同我们的教育理念,在家里和老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于是Lenora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是的。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中式教育,凭什么希望对方能够瞬间西化,为了这个“小老外”而灵活改变呢?”
从上海到内陆,Lenara对中国教育做了更广更深的调查
质疑归质疑,日子还是一天天过下去了,转眼,Rainey一家回美国过暑假去了。
Lenora注意到Rainey和那些用爱和自由的科学道理养大的美国孩子还是表现出不同了,比如早餐之前会问候长者,排队超级耐心,吃的更健康,而且自己变的主动吃鸡蛋了,big surprise!
与此同时,Rainey的幼儿园也在变,老师主动提出要采取一些西式方式,老师祭出了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Lenora叫它白皮圣经(White Bible),是中国政府想把早期儿童教育变得更温和更友善的尝试,也是吸收西方科学研究结果的尝试。
教育变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因为马加爵,刘海洋事件,复旦投毒案等等,越来越让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开始反思中国的教育,只有学术优秀而不是培养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多么危险,我们的现行教育制度是不是有什么不足之处?
中国教育重在竞争和个人成就,缺乏分享精神和合作精神,只要考试成绩好就都好,马加爵们就是只追求好成绩的代价。好在中国的教育者们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也在着手改变,意愿是好的,那么效果如何呢?
Lenora想知道,这一系列的教育变革带来了什么变化,这些变革落实到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意味着什么?对Rainey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结果是令人伤心的,只有1/4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减轻了,3/4的学生厌学,没有时间做家务和运动。甚至有1/3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反而更重了。只要高考还在,一切变革都是空谈和不切实际的。
除了PISA得分第一之外,不容忽视的是上海学生花费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也是世界第一的。
数学家刘建说:
尽管美国孩子考试成绩较低,但是那些数学成绩好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数学;中国学生考试成绩更好,但是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却不能够持续。
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更多的来自外部,比如为了追求考试成绩,老师的注意,奖励等等。一旦这些外部的激励不见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见了。
所以,上海PISA世界第一是一方面,但还远不是值得沾沾自喜,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芬兰只用了一半的家庭作业时间就能得到那么好的结果?怎么让我们的孩子们爱上学习是因为学习本身?我也想知道这些答案,可是书中并没有明确地回答。
上海的高中生
这时候,两个上海高中生出场了:Darcy和Amanda,他们代表了接受上海顶级高中的学生。
Darcy是坚定走传统中国升学路线的人,17岁就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在学校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最终参加自主招生被上海交大提前录取。
Amanda一直不喜欢中国的教育制度,高中到美高交流访问一年后特别喜欢美国的教育环境,是立志到美国上大学的人,最终被美国某顶尖大学录取。
Darcy入党是为了更好的在中国社会生存,就像Amanda去美国高中交流一年后也会更好的申请到美国的大学一样,殊途同归都服务于最终要进好大学的目标。
内陆的学生
而中国内陆欠发达省份的学生们的命运是什么样呢?Lenora用了“凄凉”这个词来形容,“PISA第一”并不包括甚至上海郊区的数据,毋庸置疑整个中国地区差异是巨大的。
Lenora还去了安徽调研,她在上海认识了Lauren,一位安徽籍的上海打工人员,她的15岁儿子军军在安徽老家当着留守儿童,准备中考,如果中考失利,军军将无法进入高中最终进入大学,如果中考失利,他将走上Lauren类似的道路,早早成为建筑工人,这是Lauren和她的丈夫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于是在分离了15年之后,Lauren和丈夫停掉了上海打工,在中考前一年回到了安徽老家,陪在儿子军军身边,试图做最后的努力,但结果早已注定,15年的陪伴缺失想用一年来补回,老天似乎没有那么宽容。
中考前100天Lenora受邀去了Lauren在小城的家,她又给大家白描了一个中国极速发展的小县城现状:一堆堆建筑工地,一对进城务工父母,一个厌学的青少年和一所监狱般的寄宿学校。
Darcy和Amanda,他们二人的将来充满希望,而军军的未来可能更多的是“放弃”。华东师范教授周念丽说:“我拜访参观过这世界上20多个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城乡差异巨大。”这个差距被专家估计为大约落后了100年。
Lenora还走访了河南的一所初中,采访了那里的孩子们,相对于城市里的孩子高考才是决定未来的时刻,他们似乎更早,中考就已经是分水岭了。
虽然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但从历史来看,中国教育变革的大车轮早已经轰隆隆启动了。60年前,4/5的中国人是文盲,1980年以来政府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注重科技教育。然而,中国的教育总是大跨步还反复无常。
建国之后这七十多年的时间取得的教育成就也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政府建立的学校体系教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想想很了不起吧。
但是Lenora辛辣地指出,只要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还在挣扎,哪怕核心地区PISA永远第一,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进步。
要不要在公立幼儿园继续读下去?
就在越来越了解中国教育之际,Rainey快四岁了,作为中国公立幼儿园备选的国际幼儿园排到位置了,Lenora一家有三天的时间做决定是否把Rainey从中式公立幼儿园转走。
这个国际学校的offer, 让Lenora把她所有对中国教育环境怎样塑造Rainey的担心都释放了出来。除了担心会盲从权威,丢掉批判性思维以外,她还担心中国学校慢慢扼杀了Rainey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等等,毕竟在第一部分她可是花了一些笔墨来吐槽所有小朋友画的孔雀尾巴的朝向都是一个角度,老师要求给企鹅必须画两只眼睛,幼儿园展出的画作都是差不多的等等。
那么在中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长大之后,进入大学甚至工作之后,是什么样子?他们的想象力啥的是都被扼杀在幼儿园了吗?好,再来一轮调查研究。
中国公立学校会扼杀孩子创造力吗?
Lenora查研究文献发现,创造力无法和社会、文化分隔开。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可以被早期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经验影响,可正面可负面。模仿大师才是最有效成为大师的方式,创造力也是一样的,需要练习。
Lenora认为中国传统的某些教育方式或理念不利于培养创造力。比如:老师不喜欢开放式问题,考试的压力是的学生疲于应付考试而不是自发探索知识世界,主流社会文化视集体重于个人等等。
中国文化也不鼓励投机和冒险。独立的学生被看作是不守规矩的学生,艺术,文学或写作课不被认为是能出人头地的科目。Lenora顺道回忆了自己选择大学专业时和父母的分歧,她的父母对于她选择偏文的专业表达了十分的不认同。
她说那些成为了社会学家,艺术家或者作家的朋友们都告诉她:家里存在着开放和滋养的环境,可以和学校的不利影响相抗衡,从而保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国的创造力体现在哪里?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是一无是处? Lenora认为中国人的创造力也许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市场上比如阿里巴巴、比如腾讯,比如硅谷超过17%的创业公司是大陆或台湾人创办的。中国人的创新来自大量的模仿练习。
比如中国的“山寨”产品硬是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如果说乔布斯那样的才叫创新的话,中国人只是缺一个乔布斯,但事实上西方也只有一个乔布斯而已。
如果说创新是打破规则或者绕道而行的话,其实中国人是很擅长的,如果有一座墙,中国人会绕着走。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中国智慧呢?中国市场的瞬息万变和充满活力惊呆了很多工作其中的老外们。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个人英雄主义的创新行为也许被果断决策和各种机会所掩盖,中国式的创新大概跟乔布斯式的创新看起了形式有些不同罢了。
认识到创造力也是一样需要练习,中国学校里的那些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就显得越发重要了,而且中国的发展势头也告诉Lenora,中国人不缺乏创造力。
创造力这一方面的担心可以放一放了,于是那个国际学校的offer也就不那么诱人了,更不用说国际学校本身还有一些缺点了:家长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干涉学校好多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等等。
这已经让在中国生活久了的Lenora看不下去了,她自嘲道:
我自己也曾经想要组织一个家长联合会,来禁止强制喂食鸡蛋或者允许把哮喘吸入剂放在离孩子近的教室里。而现在我明白如果我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我将被孤立或被踢出去,如果不是肉体上的至少是精神上的孤立,别的父母在我身边走过的时候会悄悄说:看,这个家伙竟然想在中式幼儿园里引入民主制度。
我脑补了那个画面,我觉得Lenora已经学到中国人的真传了。于是,她拒掉了国际学校的offer,她们留在了中国幼儿园并将继续让Rainey留在体制内上小学。
调研后的反思:孩子的教育方向,到底在哪里?
前一部分的吐槽,后一部分广泛调研,终于到了最后一部分的反思阶段了。
Lenora在这一部分写了三个章节,分别给中国的数学教育翻案,给中国的死记硬背翻案,给中国的教师权威翻案,或者说对比着看才看到这些被诟病的方式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是有其一定理论基础的。
数学很重要
Lenora让Rainey接受中式教育很大一个原因是想让Rainey数学好。
在中国长大的现居纽约的研究者Jenny Zheng Zhou和她的团队选取了北京和纽约两个城市的小学生进行数学水平的比较。为了将正常学校数学教育的影响降到最低,她们选择在一年级入学仅一个月的时候做这个测试。她们的结果很明确:
中国儿童在各个领域都优于美国儿童:数量和操作,几何形状,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不仅是上海高中生的数学完胜美帝小伙伴们,北京小学生们也打了胜仗,这种数学的差距早在6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简直不可思议,北京小学生是怎么完胜纽约小伙伴的呢?Jenny的团队发现,在做简单任务比如数到10和读写数字时,两国小朋友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当难度升级,差距开始显现,比如中国小朋友可以说出更多2D和3D的形状名称,10以内加减法的得分是美国小朋友的两倍,更是在应用题上吊打美国小朋友,最终中国小朋友总分84,而美国小朋友总分只有60。
Lenora越研究越发现数学的重要,研究表明儿童幼年数学能力高低与成年后的学术成绩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关。无独有偶,伦敦的一个智囊团发现小学的数学能力能左右20-30年后的收入水平。与此相反,表达能力的高低无法预计将来的收入水平高低。
除了跟收入水平挂钩外,数学能力好的人更有可能成为志愿者,视自己为参与者,不容易成为政客操纵的玩偶,也更容易信任别人。
中国学生的数学为什么很厉害?
数学这么重要,中国的数学教育完胜美国,是为啥呢?
Lenora亲自参观并选择了一所上海的小学和波士顿地区的一所小学作为自己比较的对象。尽管中美教育大环境的不同,比如中国学校不重视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所有学生一刀切,默认各个阶段都会有学生跟不上被淘汰,而美国教育则以教育每一个孩子为豪,比如著名的口号“No Child Left Behind”和“Every Student Succeeds”。
大环境既然相反让这种比较可能不是那么的直接那么科学,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说不定会吓一跳呢。不愧是位于地球的两端,两国数学课堂的风格也差不多是两个方向:
中国课堂老师是中心,学生仰视老师,35分钟的课堂老师问了59个问题,提问了至少过半数的学生,不是叫名字而是叫学号,采用讲授和竞争的方式,一节课教学内容很多。
美国课堂老师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眼睛和学生平视,叫名字而不是学号,重视学生兴趣而非教学效率,只点名了3个学生回答问题剩下的都是自愿回答的,50分钟的教学,她采取了讲座,小组讨论,一对一交互的授课形式,其余学生小组讨论时老师花了8分钟和一名学生单独谈,允许学生说“我不懂,我需要帮助”。
中国老师没有表扬一个学生,而美国老师却说了好多赞美的形容词。中国课堂师生比1:32,美国1:6。
Lenora还拜访了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
Lenora: 上海学生PISA排名第一震撼了西方国家,挑战了许多西方教育信条,比如:小班制更好,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跑来跑去,探索促进创新,消除贫困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等等。挑战太剧烈,于是很多西方评论家还是挑那次上海PISA测试的毛病,比如上海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之类。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给整个国家的教育下一个结论呢?
Andreas Schleicher回答:上海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Lenora继续挑战:是不是因为中国人的整个童年都在考试,他们已经习惯并擅长于考试,所以PISA能排在第一?
Andreas Schleicher: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他们的教学尤其值得仔细研究,因为他们的方法以“严谨,专注和连贯”为中心。
Lenora继续为西方数学教育挽尊,问到:“西方的数学教育呢?不是更偏向于应用吗?”
Andreas Schleicher答: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许多数学课程都与日常的小问题有关, 因此,你使用概念上非常简单的数学,将它们嵌入到复杂的现实世界中,然后我们认为我们正在使数学与孩子相关。 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浅薄的数学表示。“
西方教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记忆和直接的指导被认为是不利于教学的,但是数学知识这样教授可能更有效率——“中国人记住需要记忆的东西,并在剩下的时间里用它来深入理解概念。 然后,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西方的学生没有上海学生那样有深刻的概念理解。”
华东师范的Xiaowei Yang教授的观点也差不多,他进来拜访了18所美国学校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教育方法理论上很好,但现实不可行。
这不就是当年陈老师在强迫喂鸡蛋战役中用来完胜Lenora的大招吗?除了看着很美好实际不咋管用之外,美国教育还“太关注让孩子对数学和项目学习,对直接的教学关注不足”。
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看到一个游泳教练易梦觉总结的,国内外游泳学习的区别:
对于他们来说,效率也是要追求,但一定要有乐趣。对于我们来说,乐趣也是可以有的,但一定要有效率。
我觉得这段话用来总结中美数学教学的差别太合适了,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中美教育是像Lenora说的集体和个人的对决,但何尝不是乐趣和效率的对决呢?
关于死记硬背,Lenora认为用记忆学习知识(比如我们学校会要求背乘法表),虽然没有看中背后的思维,但确实省掉了很多从头开始慢慢想通再算出得数的时间。
我不是要给死记硬背翻案,而是想说我们不必过于排斥学习中的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中国人对基础知识记忆的强调,给将来的知识大厦打下了强大的地基,快速记忆基础知识省下的时间用来拓宽和深入。
对咱们家庭教育的启发
第三部分的每一章都让我觉得干货满满,也比较科学地从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比较了中美两国的教育,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比如中国人向往美国教育的人格健全,独立自主,平等尊重,激发真正的学习兴趣等等,美国人反而向往中式教育的遵守规矩,高效率等。
功利一点说,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英文好,有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希望丢掉数学好,守规矩的优势。
那么具体到每个家庭,我们的教育出路是什么呢?也许美国和中国系统的混合才是最完美的。